逃税罪认定、立案标准及处罚
来源: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作者:深圳律师 时间:2019-05-21
一、逃税罪概念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或者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逃税罪的前身是偷税罪,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第201条进行修改。200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将《刑法》第201条的罪名由“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自2009年10月16日起施行)。
二、法律条文
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后第201条内容
刑法201条原内容
逃税罪(修改后罪名)
偷税罪(原罪名)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帐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三、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纳税人(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中,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缴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单位和个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借助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其应纳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的单位和个人。
2.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3.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通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达到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
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避缴纳税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四、具体表现形式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主要表现形式有: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涂改;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而擅自将正在使用中或尚未过期的账簿、记账凭证销毁处理;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或少列收入等。
2.“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
3.“不申报”是指不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这也是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的一种常用手法,主要表现形式为已经领取营业执照的实体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登记,或已办理纳税登记的实体有经营活动,不向税务机关申报或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行为等。
4. “未经处理”,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五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数额均未达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的情形。
五、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公通字[2010]23号)
第五十七条[逃税案(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六、处罚
1.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七、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
逃税罪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
2.缴纳滞纳金;
3.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
龚律师专业服务领域:
*个人专项法律事务咨询、担任企业、私人常年法律顾问
*婚姻家庭、离婚诉讼、抚养权诉讼、同居析产、遗嘱见证、继承、等法律事务
*房地产纠纷,二手房买卖纠纷,延期交楼延期办理房产证,业主维权代理等法律事务
*刑事案件辩护,刑事案件诉讼,会见,取保候审等法律事务
*经济纠纷、合同纠纷
*公司、企业、金融机构、个人追收货款、欠款
*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办理律师见证
注:仅提供有偿专业法律咨询
一、婚姻家庭
龚生超律师拥有丰富的离婚法律案件经验,同时有着严密的法律思维的同时,还极富人文主义的情感关怀,其代理的婚姻案件结果当事人非常满意。
业务服务内容包括:
1、提供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咨询;
2、家庭成员财产归属公证与婚前、婚内财产见证;
3、为婚姻家庭问题与纠纷调查取证、诉讼支持等提供法律服务;
4、代理婚姻无效、解除同居诉讼,代理抚养费和探望权诉讼;
5、代理遗嘱见证、遗嘱执行,遗产继承诉讼
6、代理重婚、虐待、遗弃刑事诉讼,维护妇女、儿童及家庭弱势者的合法权益,并提供法律援助等。
二、经济纠纷
经济纠纷包括两类:第一类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第二类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侵权纠纷、所有权侵权纠纷、经营权侵权纠纷等。 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龚生超律师擅长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可为你确定最佳和最低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快速的为你解决问题,保护好你的合法利益。
三、劳动争议
任何企业和员工之间都可能因为合同、报酬、假期、工伤等因素产生劳动纠纷。劳动纠纷可采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进行解决,龚生超律师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为你构思解决方案。
具体法律服务包括:
1、提供劳动法律、政策方面的咨询;
2、帮助企业制订、修改、完善劳动合同格式文本等法律文件;
3、协商解决员工劳动合同争议;
4、代理劳动争议纠纷,进行法律论证,提出解决方案,出具律师函,发表律师意见,或者参与非诉讼谈判、协调、调解;
5、为企业提供劳动法律意见,避免劳动争议纠纷;
6、代理员工工伤认定及对工伤认定提出复议、行政诉讼等。
四、刑事辩护
龚生超律师拥有刑事司法工作的丰富经验,在刑事辩护领域卓有成绩,成功辩护多起案件。在长期执业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辩护效果,深得当事人的好评。
具体业务范围包括:
1、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代为申请取保候审;
2、审查起诉、审判阶段担任辩护人;
3、担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4、担任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5、代理申诉和申请再审;
6、代理死刑案件复查、代为申请减刑、假释、监外执行。
五、工伤争议
工伤事故会涉及到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等工作,涉及多个赔偿项目、不同的赔偿标准,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最终的赔偿数额,律师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专业的工伤事故律师可为你争取尽可能多的赔偿,甚至超出你的预期,详情你可联系本站龚生超律师咨询。
六、法律顾问
龚生超律师深入了解客户法律风险和法律服务需求,凭借处理公司法律事务的丰富实践经验,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做好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工作。
常年法律顾问业务范围:
1、解答法律咨询、依法提供建议或者出具律师意见书;
2、协助草拟、制定、审查或者修改合同、章程等法律文书
3、参与磋商、谈判,进行分析、论证;
4、签署、送达或者接受法律文件
5、出具律师函,发表律师意见,参与非诉讼谈判、协调、调解;
6、就有关法律事项发表律师声明;
7、提供最新法律信息、法律资料,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专题研究;
8、对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
9、接受委托,代理诉讼和仲裁事务。